发新话题
打印

举步维艰 盘点中国近些年经济的十大痛点

举步维艰 盘点中国近些年经济的十大痛点

  1、人工费上涨
$ B5 l1 ~; k! Q6 K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中的各方正在品尝苦涩。产能过剩、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贸易保护、债务高企、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养老问题等等……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必须应对的10大课题。
6 i% N0 T% A7 m# X* \  在中国的工厂中,人工费正在急速上涨,如今”平均月薪3,500元”(某大型日资车企)已经不再稀罕。这个数字大致相当于5年前的1.5-2倍左右。5 C/ r0 U' A+ A- X+ U. }5 F
  从长期来看,还有望拉动内需的扩大,但在目前,无疑会成为企业业绩的沉重负担。
0 `( a! W3 `, [" ]! h9 f0 i  }    2、产能过剩
$ R  I0 d  U( d7 ?7 W3 K( o4 o  李克强曾说过,准确解读经济形势需要重视发电量、铁路货物运输量、银行贷款这3个指标。但在1-6月,发电量的实际增长率仅为4.4%。/ `' W: [" `5 y
  随着经济的减缓,钢铁、煤炭、光伏、造船等产业出现了过剩情况。未来这些过剩的产业何去可从?1 m. Q7 C% z, V1 P
  3、人民币升值1 Y. X& R7 [8 ~( m2 w
  虽说采用的是浮动汇率,但中国的汇率水平依然受到一定管制。在石化燃料进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了抵抗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很可能继续引导人民币升值。
+ o! s5 X/ x; x& }) ^  自2005年采用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已超过30%,这也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http://www.puritan-china.net/0 p& I* F* \1 ~1 ^8 {
       4、贸易保护
7 x: l& D6 d" F6 R& Y' U  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指出,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o$ `- S  n- @. z/ `
  中国的强大引他国心理不平衡。各国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用尽浑身解数,有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
- U" D7 }! k! e, X  5、地方债务  [; p! O0 D8 x' s
  以”鬼城”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乱开发以及财政困难。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方债务数据,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非常高。经济学家谢国忠说,中国城市有出现大规模破产的可能。$ `8 M3 c! T( Q# C- X8 m: A
    6、影子银行: v& D  W$ z) H; G7 a3 M5 Y
  今年以来,围绕影子银行而采取的种种治理措施给货币和金融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波动。先是6月的流动性危机,后是7月出现的近万亿存款流失。这凸显了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与发展的困局。8 R$ c8 _  l2 q0 a  V( ?5 J, K
  相关消息称,截至7月28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存款负增长9,500亿元。存款近万亿流失除了存款季节性流失外,很大原因是影子银行”去杠杆化”带来的负面冲击。
& \$ ~/ L; }! }9 f! v  7、房地产泡沫' G7 i! I( R2 S  P" s' P! M
  在神木、温州等城市,楼市似乎已经到了”衰退”的边缘。这让房地产泡沫将要破灭的感觉似乎越来越强烈。信贷紧缩是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利器之一。1 Y1 q1 T1 Q, j% [4 a
  随着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进一步吃紧,个人房产按揭贷款将无人愿意做。而目前中小银行都已经停止或即将停止个人按揭贷款。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a% B/ Q% R1 Y0 ^$ F
  8、老龄化
; z* m3 u  U' h3 ]  养老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的一重苦。尤其是公共养老金,”挪用”后来人缴纳的养老金的”空账”运行状况已经常态化,中国官方曾经推测,养老金缺口已经达到了2万亿元。而且,无法排除这一数字是低估后的结果的可能性。; }( L. T8 X' t9 ^! n" ~
  9、环境污染
! q4 L0 }( X# G# `# Q" M  {  今后,中国还有可能需要向环保措施投入巨额费用,这一点同样不可忽视,也是中国经济的一重苦。与此同时,这样的动向也无可避免地会给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c( b$ q4 A% |6 _& U& Z7 o$ `
  但是,该领域很难推算出明确的成本,负荷的大小还不得而知。  L6 Q2 e$ R, u, a6 j$ D
   10、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 ]+ O) t- D, r1 M, \
  在中国,在国企垄断市场、即”国进民退”的状况下,市场还存在诸多限制,因此企业很难提高效率和实现创新http://www.hnjingjia.com; @6 R1 Y" @& [, w9 S
  在中国已经结束高速成长的今天,提高生产效率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考验。

TOP

今日热门主题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