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雨博客 上线了,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欢迎各位常来此处作客,观风赏景,品茗对歌,知足长乐。谢谢!

推本溯源话“外滩”(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05 22:50:07 / 天气: 舒适 / 心情: 平静 / 精华(3) / 置顶(2) / 个人分类:外滩文论

品牌故事-品牌企业的文化精髓
  • 品牌:

        六、“海口外滩”可谓承前启后,源远流长
  
  不难看出,所谓“外滩”,应是一个城市凭借其外围丰富多彩的滨水资源如江、河、湖、海,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有机融合、相得益彰的基础之上,依托浓重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口、物流、交通等都市优势,于城市外围特色滨水地带形成的融景观欣赏、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文化交流及适宜商业活动于一体的特殊功能性地理区域。简而言之,“外滩”为城外之“滩”,城以“滩”秀,“滩”以城旺。不同地域的外滩有相同特征,更有不同特质和个性魅力。就海口市而言,从滨海(海口湾)、滨江(南渡江)及河溪入海口(海甸溪、横沟河)“三水合一”及海甸岛、新埠岛“双珠流韵”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两千多年的人文地理环境,另有水陆交通便利、商贸文教集中的大特区省会城市优势条件来看,海口主城区滨水地带完全具备外滩的所有软、硬要素,即人文和自然因素。以“海口外滩”冠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联想广泛,朗朗上口,极易成功塑造海口的标志性景观区域和主题区域。海口外滩在已有城市外滩中独享热带滨海之椰风海韵,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为契机,在新世纪之初由政府牵头大张旗鼓、浓墨重彩规划建设海口外滩,恰逢天时、地利、人和。
  
  海口市凭借南渡江入海口之地利,南宋时起便有了“海口浦”之雅名。“浦”字释义,依《辞海》为水滨,通大河的水渠;依《古今汉语词典》为水边,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通大河的川流或水渠;依《现代汉语词典》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总览其义,即是滨水、汇水地方之意。“海口浦”其时处琼州治城池(今府城)之外的城北滨水地带,其区位、环境、功能几近或可谓等同于现在的海口外滩。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海口外滩”与“海口浦”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今人著述中多有以“外滩”一词概括海口市唐宋时期人文、地理特征的。如杨昭宽主编、海南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第五版《海南旅游导趣》(初版1996年)一书第二章《海口市----琼崖椰城》中即写道:“……到唐代,这里设白沙津(现海口市白沙门地方),为琼州城(今府城)的外滩,设有古渡驿站,是当时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南宋时,这里设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与海口市区”(第13页)。可见“外滩”与“浦”有相通之处,且已为今人作普通应用以区分地理方位,非有其他特殊含义。
  
  另外,在由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发行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概况丛书----海南奇观》一书中,《滨海新城----海口市》一文就称海口市“解放后,建设较快,现在的市区比解放初扩大了12倍,海滨外滩大量营造热带林木,到处郁郁葱葱”(第289页),还介绍“海口市……唐代为琼州城的外港,设有渡驿站,是与大陆往来的交通要冲”。可见,以外滩、外港来指称或介绍古今海口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已经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思维定势,并未受到什么限制,更没有什么政治性含义。此处外滩、外港之“外”,当是指“市区外”与“琼州城外”之“外”。
  
  由上统览观之,“外滩”是一个具有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内涵的方位性地理概念,蕴含“城外之滩”之意。“海口外滩”作为一个系统、完整而又有丰富内涵的名称、概念,既包含所有外滩应有的共性,又体现出在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罕有的特殊性;既反映了对海口市悠久灿烂人文历史的传承性,又赋予了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和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建设国际一流热带滨海城市的创新性,其意蕴将赋予海口人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03年7月22日初稿,8月14日定稿)


TAG: 推本溯源 外滩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nsy

nsy

一个在云水风沙中了望的人……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6288
  • 日志数: 179
  • 图片数: 77
  • 商品数: 19
  • 建立时间: 2008-10-04
  • 更新时间: 2020-02-1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