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雨博客 上线了,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欢迎各位常来此处作客,观风赏景,品茗对歌,知足长乐。谢谢!

兼议新海口总体规划纲要中的海口外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16 22:11:25 / 个人分类:外滩文论

品牌故事-品牌企业的文化精髓
  • 品牌:

                 新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的文化信息

                         

             --兼议总体规划纲要中的海口外滩

                              

    在今年2003年)十月的海口外滩城市设计国际招标竞赛中,西班牙I3&FTE公司方案和美国 ZDP北京新都市公司联合方案胜出入围。当然,荷兰高柏公司方案也有其亮点。

    海口外滩城市设计方案从哪些角度着手深化、细化、优化,这确实需要细细思量。基于外滩“内涵丰富、外沿宽广”的特点和“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相融合”的特征,海口外滩的城市设计以及今后长久的实际建设中,人文元素应当是首先要得到张扬的因素。而经评审通过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纲要(以下简称中规院纲要)对此即有良好的体现,其他竞赛单位方案如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纲要(以下简称清华纲要)、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纲要(以下简称中山纲要)和上海同济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纲要(以下简称同济纲要)也从不同角度对此作出了阐述,使得新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透出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海口外滩的规划、设计、建设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若谨慎操作,则有利于海口外滩朝着生态园林、观光度假、公共休闲和适宜商业服务的正确方向发展,以充分展现其亲水性、开敞性、空间连续性的人性化魅力,尽显出热带滨海都市椰风海韵的浪漫情趣。无疑,这几家单位的海口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竞赛方案是一把好钥匙、一面好镜子。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318页,商务印书馆)。对于城市来说,经济是实力,文化是魅力。基于此,评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的人文元素,感悟其中的文化信息,对于有效贯彻新海口及至海口外滩的规划,甚有必要。

        第一,城市性质与目标定位上突出了历史文化

    毋庸置疑,确立一个城市的功能性质,明确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对城市的兴衰和市民的福祉尤为重要。

    中规院纲要明确指出,海口市的城市性质是“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海南省省会”,目标是“热带花园城市、滨海旅游城市、绿色健康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态产业城市”。这其中“历史文化名城”引人注目,份量沉重,既突出了海口市的厚重人文,又指出了海口市城市建设的一大方向,各行各业对此都不得怠慢。当然,其他方面如旅游、健康、花园、省会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清华纲要则认为,海口市应定性为“省会、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城市、以生命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心”,功能定位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重要的优秀旅游城市、有特色的人居家园、中国热作产品研发及深加工中心、南中国海海洋产业研发中心、北部湾地区经济中心、面向大陆与东南亚的物流中心、海南省省会、海南门户”。其中,“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心”的定性、“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进一步凸显了海口在整个华南地区和东南亚的战略地位,令人侧目。

        第二,城市滨水区开发与保护突出了生态性、景观性、亲水性

    都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是热点,但保护是难题。这与城市建设管理者的文化理念和市民文化素质密切相关。

    中规院纲要指出,海口市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要务,鼓励滨水绿化和生态化设计,避免开发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实现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整合并重组岸线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以旅游、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导向”;“从城市整体着眼,使滨水区成为原有城市肌理的延续,与城市构成有机整体,并带动城市整体空间质量的提升”;“严格对滨水用地的规划管理,对其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化率和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后退水体红线等给予明确规定,形成美观、有序、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空间”;“保障滨水区的交通顺畅和人车分流,并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加强滨水区的步行空间设计,增强水体的可亲近性,体现亲水性原则,使滨水区域成为旅游者和市民共享的理想休闲、娱乐场所”;“结合水体绿化和开放空间,精心设计滨水区景观,并注重晚间的灯光美化设计,使滨水区成为海口市重要的特色景观带”。这些构成了海口市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保护原则。

    透过其中的字句可以发现,无论是“滨水绿化和生态化设计”、“晚间灯光美化设计”、“滨水区的步行空间设计”和“精心设计滨水区景观”,还是“整合并重组岸线功能”、“带动城市整体空间质量的提升”、“形成美观、有序、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空间”、“增强水体的可亲近性”,都体现了浓浓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并彰显出对这一区域的审美情趣。这些无不以文化为内涵。

        第三,海岸线及滨海地区的开发与景观设计突出了休闲、旅游、游憩功能

    中规院专家认为,海口市面临琼州海峡,是极富特色的热带岛屹滨海城市,“热带风情”和“滨海景观”是构成海口环境特色和形象特征的关键性要素。滨海地区是建立海口优良城市形象的开端,也是体现海口热带风情环境景观的窗口。其纲要对海口市滨海地区的规划定位是“体现热带滨海城市自然风情和省会城市现代风貌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特色景观带”,规划目标是“保护海岸线和近海生态环境,整合和利用现有的优越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化港口分工布局,以休闲、旅游、度假功能为龙头,合理配置滨海用地,树立海口海上门户的优良形象”。

    中规院纲要关于海口市滨海地区规划开发与设计控制的导则内容中,指出“滨海地区的用地功能布局采取分段式布局模式”。“滨海地区用地功能以休闲、旅游、游憩功能为主”,“客货运港口是海口市对外通航的主要门户……主要布置了位于玛岛(澄迈)的海口渔港和作为主要货运港口的东水港港区、粤海铁路轮渡港区、位于海口湾南部的主要客运用途的秀英港区和位于海甸河入海口的游艇码头港区,并在港区配置了相应的仓储用地”。“生活岸线主要集中在市区所在的海口湾东南侧和新埠岛东北部,在金贸区一带形成了独特的海口外滩现代都市景观”。“作为主要用地功能的旅游岸线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景色优美的……海甸岛和新埠岛南侧以及……万绿园、美丽沙水岸度假区、白沙门公园、幸福岛影视城、南渡江出海口公园……船艇码头保持了历史建筑的特色,和现代化的高楼形成对比性的统一”。这其中“滨海地区用地功能以休闲、旅游、游憩功能为主”、“在金贸区一带形成了独特的海口外滩现代都市景观”、“船艇码头保持了历史建筑的特色”等规划,尤其是海口外滩都市景观,将休闲文化、景观文化、建筑文化融汇于滨海一线,将使海口市滨海地区文化品位大大提升。

        第四,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突出了城市意象

    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和评价。人们对空间形态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身处其中的主观感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空间的拥挤程度”。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最直接感受又来自于“城市空间的形态特征”即城市风貌或城市意象。而城市风貌或城市意象又在一个侧面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精髓。

    就此,中规院纲要指出,“根据海口市城市发展的空间特点以及城市二元职能(即“岛内中心城市职能、岛外专业化城市职能”)的要求,规划海口区域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采取“3+1”的布局结构”。“3+1”是指沿海岸线的三条横向发展轴线和一条沿南渡江的纵向发展轴线,其中沿海岸线的三条轴线由北向南分别为“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城市发展轴线和生态保护轴线”。具有“阳光沙滩”景观特色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充分利用海口区域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通过低密度、低容积、低层数的开发原则,将最富有滨海特色的地区开发成最具有吸引力的黄金海岸线,以旅游度假和面向全国第二居住地作为主导项目,以小组团式的开发和环境有机融合,体现环境为本的开发理念”。

    清华纲要认为,城市形象的整体设计应秉持“可持续原则,人性关怀原则,保护自然环境原则,保护历史文化原则,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基于城市空间形象要素分析,在分析了海口城市形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清华纲要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入手,将城市形象的控制要素综合为“城市轴线、城市视线通廊、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轮廓线、城市风貌分区五大类……为塑造具有整体性层次感、序列感的城市空间形象提供宏观指引”。

    中山(概念规划)异曲同工,认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规划应坚持几项基本原则。一是人本主义原则:目的是满足人的审美心理,承载市民的人文气氛,塑造具有魅力的城市视觉形象。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长远的城市视觉形象,合理适度地进行开发,与人文融合。三是个性化原则:反映地方特色和深刻文化内涵。四是整体性原则:各类要素有机联系、不可分割,使之历史上延续,空间上有序,结构上合理。五是同一性原则:设计基础同一,象征意义同一,以全面反映这一城市的个性、体现其文化内涵为共同目标。

    海口市目前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什么样呢?同济纲要的评价是:1.建设空间无序蔓延,中心区建设拥挤,空间结构不舒展。2.建设形象不佳,空间品质不高。3.城市道路系统紊乱,交通环境较差,既影响了空间的舒适度,更不利于海口城市旅游功能的发展。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还显薄弱。与此同时,同济纲要认为海口城市的“双重属性”已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多元风貌”。为形成海口市明确、有序、简练的城市风貌,强化人们对海口城市的印象,需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地形地貌,结合具体的城市功能,对海口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风貌分区,有针对性地进行形象策划、开发管理与设计营造,进而提出了近中期(2004-2010)海口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应突出“世纪大桥地段(海口外滩)……东起新埠桥,西至秀英港,包括海甸岛南岸、长堤路、滨海大道以南约200m起至北侧海岸线地带”;“在突出沿江、拓展两翼的空间拓展战略中,该地段处于东、西海岸的联结部位,同时地处主城区滨海滨江地带,与市民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宜以世纪大桥为景观地标,规划建设为市民及游客的游憩、休闲、集会、观光、购物活动服务的公共滨水地带”。

        第五,城市专项用地规划与发展布局突出了滨海景观

    在海口市的城市专项用地规划与发展布局棋局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滨海景观道路的规划控制与发展,因为这事关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都市建设的的兴败。

    为此,中规院纲要指出,“滨海景观路的建设有两个目的:一是成为市民欣赏美丽的滨海景观和周末驾车出游的好去处,也是创造海口滨海城市特色的“名片”道路;二是为滨海地段的土地开发提供道路设施的支持”;“滨海中段由新埠岛经海甸五路跨世纪大桥,途经万绿园到西海岸带状公园,滨海中段穿越的是海府中心组团的海滨地带,城市市民可以在近距离接触大海,享受海风的吹拂”。

    清华纲要也明确指出:“规划期内将以消化前期的房地产泡沫,充实提高市区的环境特色为主,建设成为海口市民生活起居的花园式城区,在用地上不作大的扩张,而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主。”

    以上“市民欣赏美丽的滨海景观和周末驾车出游的好去处”也好,“创造海口滨海城市特色的“名片”道路”、“建设花园式城区”也好,事实上推崇的都是一种都市文化与时尚。海口自然禀赋优越,如此选择当仁不让。

        第六,城市旅游规划突出了都市旅游

    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既有条件,又有必要,新海口和生态省、健康岛品牌也为此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中规院纲要“旅游区的整合布局规划”中确定了四大主题之旅,即:海口西海岸休闲旅游区、都市旅游区、东海岸高尚旅游区、红树林(铺前湾)生态旅游区。其中“都市旅游区……海口外滩(游憩商务中心)”承担了热带滨海观光、美食、大型购物商务活动、服务综合基地(接待住宿、旅游、管理和信息中心)的功能。

    同济纲要进一步明确:“游憩商务区……是最全面体现和展示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的多要素、综合性、多功能、休闲性的街区,是中外游客到这个城市的必游之处,也是当地居民自身生活休闲的一个地区。”于此可领略到海口外滩游憩商务中心区对于海口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七,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引导突出了传统与地方特色

    一个城市建筑风格的形成往往源远流长,自成特色和个性。也正是如此,城市才有其独特魅力,千城一面的城市平淡无奇,毫无吸引力。

    中规院纲要强调,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引导控制必须坚持如下原则:1.反映城市的传统与文脉,突出地方特色,考虑民俗特点以及地方建筑材料特性,考虑城市的气候条件、山水特征。2.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防止建筑形式本身对城市整体景观的破坏。3.体现场所的氛围与功能,与人们心理需求一致。4.不同风格之间强调一定的兼容性和协调性,在统一与变化中寻求平衡,在整体和谐中突出局部对比。当然,新海口的城市建筑更要反映海口、海南的传统与文脉,突出地方特色。

        第八,强调了“不作为”的必要性

    “不作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是指有意不为某种法定行为。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不作为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时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说法蕴含此意。

    就不作为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清华纲要正强调:(某些)“不作为”的虚的空间,实现不作为本身就是规划的意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观念、一种哲学意境?!而要真正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实现有意义的不作为,恐非易事,但又必须为之。

        第九,强调了“现代都市文化”与市民参与

    都市文化是对一个大城市里各种优秀文化的集中反映,并体现出其独特性和先进性。纵观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其并不只拥有强大的产业经济,更有其发达的独特文化,通过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来不段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形成城市的品牌和丰富城市产业经济的内涵。可以说,“文化产业”业已成为大都市的重要产业职能之一,都市文化魅力无穷。这不能不引起新海口上上下下去认真思考。

    当今社会“经济是实力,文化是魅力”,这已成为共识。但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之中,竞争的本质在于创新能力,这包括了创新意识、制度环境在内的广义文化竞争。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是审视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水平。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城市,同时是海南文化的中心与核心载体。又海口市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文化遗迹,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使海口市既享有都市的荣耀,又承担着都市的责任。新海口尤为如此。

   “现代都市文化”的人文理念内涵是什么?同济纲要评析称:一是它的“包容性”,即“珍视传统文化但不固守,兼蓄亚文化但不排斥,接受外来文化但不异化”。二是“现代性”,即“开放透明的公共管理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文化,具有公共责任的现代市民文化”。

    同济纲要指出,新海口十分有必要塑造海口城市的“现代都市文化”。这是因为城市经济与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和依存关系,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并作用于城市的发展。如果一个城市地区内的社群对自身的生活环境没有共同的理解,相互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形成一个认知的共同体,那么这个城市将无法形成“独特的魅力”,其发展也无法获得持久的动力。

    新海口如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现代都市文化呢?关于这一点,同济纲要认为,要致力于整合地区传统人文资源、民族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使它们成为旅游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要素;重点扶持基于本地文化的“演艺创作产业”,在开拓外部文化演艺市场的过程中传播本地“人、地、物的声名”,赋予地区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创意,用以指导企业的产品宣传,进而形成地区关联产品的整体文化内涵;发展具有地区文化特色与产品特色的工艺产品及旅游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人们对海南及海口的认知。

    新海口在发展现代都市文化的同时,如何与其他多元文化协调和进行产业化运作呢?同济纲要认为,海口城市发展需要培育现代都市文化,但要同时挖掘本岛的“多民族移民文化”,形成地区的“认同意识”,打造独特的“滨海城市魅力”,.通过文化积淀使新海口既是“具有多元文化活力与独特人居魅力的城市”,又是“充满进取心及创业文化的城市”;海口需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文化的产业化运作,但要立足海南本岛的文化资源开拓文化产业,使文化建设内化为城市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增强海口城市的社会凝聚力,与大旅游产业互为支撑、相互强化,与加工制造业发展相结合,为产品注入本地文化内涵。

    在培育和发掘现代都市文化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人的参与和发挥人的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城市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和城市现代文化的创造,有赖于具有时代精神的市民”。也就是说,市民参与对培育和发掘现代都市文化非常重要。市民参与是对人力资本的应用,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而人力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的一种。

    同济纲要就此认为:社会资本为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更多地着眼于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文化环境,表示的是组织合作、共同准则及人际信任等内容。它一方面促使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合作,另一方面也能使人们的社会价值更易于实现。城市空间的社会资本与其“宜居性”的关系密切。海口城市需要加强社会资本积累,致力于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城市的社会空间,并促进现代“市民社会”的发育,进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价值。

    由上可知,已通过和参赛的新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方案蕴含着非常多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现代都市文化的人文关怀。其中涉及海口外滩的内容也是如此。

    文化建设对一个城市来说如此重要,那我们对城市总体规划中透露出的文化信息就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漠视,而且要见诸行动。对于新海口文化建设,中山纲要寄希望于我们:既要建设有综合竞争力、环境优美的城市,同时也要建设有文化的城市。城市的竞争,决定最胜负的是文化的竞争。因此,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2003.11.07 初稿)

                                    (2003.12.13修订)


TAG: 纲要 兼议 外滩 总体规划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nsy

nsy

一个在云水风沙中了望的人……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6559
  • 日志数: 179
  • 图片数: 77
  • 商品数: 19
  • 建立时间: 2008-10-04
  • 更新时间: 2020-02-14

RSS订阅

Open Toolbar